日前,3D打印材料商甘肅普銳特與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聯合研究團隊在3D打印高性能墨水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研發的3D打印高性能聚酰亞胺光敏樹脂材料(PI)玻璃化轉變溫度大于240℃,在300℃烘箱處理或熱油浸泡后不發生斷裂和彎曲變形,仍保持較好的機械強度,而且可在較高溫度下長期使用,熱分解溫度高達400℃以上,在國內耐高溫樹脂領域屬于首創,該產品有望于今年6月上市。
聚酰亞胺光敏樹脂材料屬于聚合物材料中的一種重要類型,它能夠在光照(紫外或可見光)作用下由液態快速轉化為固態而成形。聚酰亞胺(PI)耐高溫樹脂液體,粘度為300-1000(mPa.S)。固化參數可定制,廣泛用于各種光固化設備(SLA/DLP)。
3D打印聚酰亞胺光敏樹脂材料目前在醫療、工業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并且還會在汽車、教育、藝術品、珠寶等領域進一步發展。
在工業領域,利用該樹脂材料打印制備的復雜結構機械零部件和模型,有望能夠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及微電子領域得到發展和應用,如發動機以及燃油系統、變速箱、活塞環密封圈、軸瓦、軸承保持架、軸套、閥片和剎車片等領域。
未來,普銳特將針對航天領域某些特定部件在太空中耐低溫需求,將進一步研發聚酰亞胺PI耐低溫樹脂材料。
3D打印是一項新興的快速成形技術,被列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標志之一。隨著3D打印設備及工藝的不斷發展和成熟,3D打印用原料的局限性已成為制約3D打印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發新型的3D打印材料,逐漸成為3D打印創新突破的關鍵,也是拓展3D打印技術應用領域的必經之路。
文章來源:普銳特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