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顯示,2017年1~11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1.4%;實現利潤總額68750.1億元,同比增長21.9%,增速比1-10月份放緩1.4個百分點。發生主營業務成本92.1萬億元,同比增長11.1%。
11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858.2億元,同比增長14.9%,增速比10月份放緩10.2個百分點。
行業情況
1~11月,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9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2個行業減少,增長面達95%。
1~11月橡膠和塑料制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29673.5億元,同比增長7.7%;實現利潤1704.1億元,同比增長3.6%。
1~11月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為82412.1億元,同比增長14.5%;實現利潤5582.5億元,同比增長36.7%。
1~11月汽車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為77131.8億元,同比增長10.8%;實現利潤6158.4億元,同比增長6.1%。
1~11月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為95666.7億元,同比增長13.3%;實現利潤4719.0億元,同比增長20.4%。
1~11月醫藥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為25947.2億元,同比增長12.3%;實現利潤2997.8億元,同比增長18.4%。
專家解讀
據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解讀表示,2017年1-11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1.9%,增速比1-10月份放緩1.4個百分點。盡管11月份工業利潤增速有所放緩,但總體上看,今年以來工業企業效益持續改善。
一是成本費用下降,利潤率上升。1-11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費用合計為92.75元,同比減少0.5元。1-11月份,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36%,同比提高0.54個百分點。
二是資金周轉加快,經營效率繼續提高。11月末,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39.2天,同比減少0.7天;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4.3天,同比減少0.5天。1-11月份,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產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09.6元,同比增加3.8元;人均主營業務收入為132.5萬元,同比增加15.3萬元。
三是企業杠桿率下降,經營風險降低。11月末,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8%,同比降低0.5個百分點。
四是煤炭、鋼鐵、化工、石油等行業新增利潤多。1-11月份,煤炭、黑色金屬、化工、石油和天然氣4個行業合計新增利潤6507億元,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52.8%。
五是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盈利能力增強。1-11月份,中國高技術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4%,增速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高2個百分點。
主要受價格漲幅回落影響,企業當月利潤增速有所減緩。11月份,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增長5.8%,環比回落1.1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增長7.1%,環比回落1.3個百分點。初步測算,價格變動拉低利潤增速13.8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當月單位成本有所回升。11月份,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52元,同比增加0.29元,改變了連續4個月下降的局面。初步分析,主要是因為產品的出廠價格回落,而企業部分庫存原材料為前期價格相對較高時購進,一定程度影響了企業降成本進程,需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