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
北京日報訊:12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生產需求平穩增長,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持續提升。
統計數據顯示,1至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2451億元,同比增長23.3%,增速比1至9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14.7個百分點。1至10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同比增長29.0%,比上年同期加快27.5個百分點。
經濟提質增效態勢良好的同時,經濟結構優化亮點也較多。
從產業來看,制造業向產業價值鏈的中高端邁進。1至11月份,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5%和11.4%,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9和4.8個百分點,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68.8%,新能源汽車增長46.5%;1至10月份,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7.5%、14.9%和14.6%,分別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3.8、1.2和0.9個百分點。
從需求來看,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108億元,同比增長10.2%,增速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1至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64306億元,同比增長32.4%,比上年同期加快6.2個百分點。其中,實物網上商品零售增長速度達27.6%,特別是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超過了50%,消費呈現加快升級的勢頭。
11月份,進出口總額26049億元,同比增長12.6%。其中,出口14342億元,增長10.3%;進口11706億元,增長15.6%。進口和出口的金額是今年以來單月的最高值。
從就業來看,1至11月份城鎮新增就業1280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萬人,提前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都保持在4.9%左右的較低水平,就業比較充分。
“主要經濟增長指標在去年同期基數比較高、近期國際上不確定性增多,特別是扎實推進結構調整、污染防治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效果,這充分說明中國經濟的韌性很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說。
展望明年,毛盛勇說,明年的經濟增長有比較好的需求支撐,要把更多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上,推動高質量發展。